2023年参加高考的同学,现在开始努力,还来得及吗?最近很多家长给我打电话或者直接来学校找我,问我类似的问题。其中饱含焦虑和期待。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但高三逆袭何其难也!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如何才能把握最后200多天的大好光阴,成功逆袭,成为一匹健硕的黑马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以下原因并分享一下最重要的三条定律吧!

01
原因分析
中等生和后进生在分数上表现的情况是一样的,但原因却千差万别。根据我对学生试卷的分析:
有的孩子的试卷让外行看来,简直就是最佳试卷,二卷写得密密麻麻,每一个题目都得出了一个看上去十分正确的结果,但结果往往是低分或零分。这一类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知识不牢固,或者思路不清晰,有的老师也归结为马虎大意,丢三落四。这部分孩子的问题不是态度问题,而是习惯问题、规范问题、细节问题。老师要进行细致的答题策略指导
还有一部分孩子试卷看上去就知道是学渣,因为经常交白卷,或者明显有大量空题。这一部分孩子有的是态度问题,一直没有好好学,也没有好好考试;还有一类是能力问题,知识欠缺严重,心里面确实没思路。第一类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攻心为上,磨刀砍柴,慢慢来,硬逼没用;第二类老师和家长应该以鼓励为主,不要给予批评打击。学生一定要有问题就问,不用过多思考(十分钟没思路就问),家长有条件可以找老师单独补一下。
02
取舍定律

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名词叫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简言之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高三还能不能逆袭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短时间内还能不能超越别人。这句话没有人能正面回答。因为长时间未必是有效时间,如果让你从新上一次高一,如果你还是那样松懈,你仍然没有逆袭的机会。如果你能把高三有限的时间进行有效利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这就是效率,效果。
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取舍。
你可以放弃早晨睡懒觉的习惯,用来背英文、语文等文科类必须熟记的内容。每天坚持30分钟。
你可以用吃早饭的时间用来熏听时政来积累作文素材,熏听英语来练习英语听力。
你可以让你的家长送你去上学,在车上想想这一天的计划。
你可以把和同学们聊天说话的课间用来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或者课前预习。
…………
有的同学,甚至家长会认为这太残酷了。但是你的问题是孩子还能不能逆袭。并且这些落后的孩子往往是因为之前落下了,现在才需要狂补不止。一切都是公平的,之前享受了,现在就需要加倍付出。
大家不妨想一下:如果你真的抱定了逆袭的决心,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取舍有道,专注干好一件事情,所谓逆袭还是天方夜谭吗?
当然,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高考没有无缘无故的逆袭。我不禁要问一句:你转呗好了吗?
03
学会这样“投机取巧”

“投机取巧”是一个贬义词,但如果我们能在不破坏规则的基础上,投考试之机,取考试之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数,这是未尝不可的。老师、家长和学生要明确一点,但凡考试,必有机巧可取。
高三一年和别人高中三年比起来,时间毕竟短,所以还想积小成大,积水成渊式的学习,希望水到而渠成,往往时捉襟见肘,时不我待。所以不妨走走捷径。而捷径就是学会考试。
第一、做透三年高考题,摸清考情。高考命题形式虽然在不断翻新,但核心考点基本没有变化,命题的基本逻辑没有变化。做透近三年的高考题,学生才能知己知彼,从心理上才能更自信,策略上才能更熟练。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对于高考也一样,熟悉高考考题,不会也就会了。实在做不出来就背答案,研究答案。
第二、了解阅卷规则,学会分段得分。一般的阅卷评分是“分段评分”和“踩点给分”。平时自己老师阅卷通常是为了掌握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避免蒙题的情况,往往错一点,后面就没分了;错一点,前面就没分了。而高考是哪儿对一点就得哪儿的一点分。也就是平时看错误,而高考看正确。所以不断一个题目能不能全对,一定要会一点,写一点。拿不准时就多写一点。
第三、就是老生常谈了。平时如高考,高考如平时。平时学习也要有时间观念,没必要每个题目都中规中矩。像数学有些题目一画图就出来了,一代入就出来了,没必要投入过多时间,做题的巧法也要不断总结。
04
准备赢,接受输

所谓逆袭,就是指超越别人。而高三急于超越的心态是要不得的。高三要像水中有用的鸭子一样,表面上看云淡风轻,暗地里与自己死磕到底。高三应该努力赢 但不怕输。努力赢决定了高三的学习过程是踏实的,不怕输决定了考试过程更沉稳冷静。
逆袭之所以被称为黑马,往往是因为别人想不到,自己也没有刻意想,而结果却摆在了那里。高三时间虽然不长,但毕竟不是百米赛,也算是中途马拉松了。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是持续发力的保证。
各位家长,当你询问您的孩子能不能逆袭时,你首先要问问自己相不相信孩子能够逆袭。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无穷潜力的,心诚则灵。

奋斗吧,少年!
轻创业,互联网创业,官方网站:ruyikt.com,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mengleyuan.com/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