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啡小沫专注职场赚钱干货,和你一起飞速成长!

01

前几个月回北京住,对比小县城生活,有个深刻的感受:宠物真是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

我住的那片,老年人比较多。每天就能看见老年人牵着各种各样的狗狗一起晒太阳。

我晚上常散步的路上,会路过一片超小户型密集的区域,估计住了很多单身男女青年,所以能见到的散步的猫猫狗狗的种类就更多了。

小县城当然也有狗。但大多还是沿袭着土狗满地跑风格的,宠物狗比例明显低。而北京见到的狗,大多是精心打扮凝集着主人的万千宠爱的,是家庭重要成员!

这从人们对待猫狗的态度上也很容易区分。

2019年孕期,有次我的猫有次走丢了。我着急得不行,自己寻找失败,在张贴栏楼道里贴了寻猫启示无果后,去物业求助调监控看。

物业的女士说:“你怀着孕不能养猫,丢了好,我劝你别找了!”

我气得不轻,又去找物业其他人员帮忙,发现从物业到保安到小区邻居,基本都是同样的态度:猫丢了不要紧,你怀着孕,本来猫就该扔了。

我当时被气得不轻,和北京的朋友吐槽来着。北京的朋友态度一致是找猫重要,帮我出谋划策怎么能找到。

后来还是按一位养猫非常有经验的前同事提供的方法,把猫找了回来。

猫找回来了,气头过了,我才顿悟了。

在小县城人心中,猫猫狗狗的地位基本还是看个家捉个老鼠。

而在年轻人单身率高离婚率高、老年人空巢率高的大城市,宠物猫猫狗狗的繁荣,是人孤独的产物。它们的陪伴地位,几乎上升到了亲人一般,它们是家庭的重要一分子。

所以,养土狗看门养猫捉老鼠的人,无法理解大城市为啥有人明知猫狗得了绝症自己月薪5K省吃俭用竟愿意砸几万进去给猫狗看病。

02

说起大城市人的孤独,据说这背后是一个千亿规模的市场。

1. 陪伴需求

形单影只,首当其冲自然是陪伴需求。

宠物经济,是陪伴的一个分支。其他的还有很多。

比如这些年,心理倾听师这种轻量级的心理咨询服务,就有不小的市场需求。我觉得未来几年,这块需求肯定还会是不断增加的状态。

平日里大家都匆匆忙忙,精神紧绷压力大,把自己的坏情绪倾倒给谁好像都不好。约个倾听服务,接通专业人士的语音,在安全私密环境下被对方倾听、接纳,是极舒适的心理按摩了。

我朋友一直约着心理咨询。她说她也不是为了解决啥问题,就是习惯了每周找人说说话,这样第二周才能恢复元气满满的工作状态。

看,其实这渴望倾听背后,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对陪伴的需求。

各种伴随陪伴这个潜在需求应运而生的APP就更让人眼花缭乱了。

游戏陪玩、聊天交友、语音互助、1V1连麦、24小时在线……这些标签背后,是给了年轻人的孤独以暂时的安放。

2. 一个人的消费

除了陪伴,一个人家庭单元的大量出现,使得很多曾经给3、5个人家庭提供的商品服务,都需要重新进行1人份适配。

比如,1人用小家电的大量涌现。

300ml的榨汁杯,替代掉了传统笨重的榨汁机;300ml迷你豆浆机,制作起豆浆来,就像拿普通保温杯喝了个热水一样方便;一人份养生壶,一个人也可以好好熬夜+熬滋补汤两不误了……

此外,还有迷你电冰箱、迷你多功能早餐机、一人份三明治机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小家电办不到的。

尤其疫情后年轻人宅家生活的开启,让各平台一人小家电的销量都有明显提升。

外出就餐,对一个人也越来越友好的。

曾几何时,还有个孤独评级表。

我记得一个人吃火锅那是要在表里那是要排到很高等级的,是孤独王者的存在。

这没过去几年,现在在一线城市,一个人吃火锅已经变成极正常的存在了。甚至很多餐饮店,都拿“一人食”作为自家店的重要卖点。

十年前去菜场买水果,尤其北方,那都得一把一把的买。

曾经在山东项目现场,有位姐姐每天一个人做饭吃,但是买菜都会一大堆一大堆买,再放坏了扔掉。我问她为啥不少买点,她说怕量太小别人不愿意卖给她。

这两年我在北方买香蕉要2、3根,好像店家也都会很自然地卖给我了。

一人吃饭、一人喝咖啡、一人撸串夜宵、一人份水果,如今全部可以泰然自若进行。同类多了,再也不用担心店家异样的目光。

03

再说买房,也有个常年被“专家”们诟病的神操作:买公寓。

如果钱很多,把优质公寓作为资产配置一部分,不求交易只求长期持有收租子,倒不是不可以,精挑细选还是可以考虑的。

但是很多买公寓的年轻人的情况是,明明钱很少,要 all in自己的全部资金在买公寓,那从投资角度,显然这是个极差的选项。

本身根住宅比就没啥升值潜力,不能享受城市发展红利,持有几年涨了那么点一交易还亏钱了。这钱是定投基金不香么?很多人选的公寓,可能算下来还没买宝宝类产品香。

但是专家们再怎么分析公寓不能买,还是很多年轻人前赴后继“踩坑”呢?

去年一位年轻女士给我的留言让我印象深刻。

她说我只有这么多钱,我买不起住宅。我可能也大概率不会结婚,所以几乎没有资产合并的可能。但是我想在我工作的城市有个家。公寓千般不好万般不好,它能给我个家。

我想,这是正解了。

无论从资产角度如何提醒,买公寓的年轻人前赴后继。他们买的不是经济学家眼中的资产,买的是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感。

关注@啡小沫专注职场赚钱干货,和你一起飞速成长!